O2O正值大热之时,凡是项目,都必跟O2O挂钩。在互联网时代,哪家公司不上网?哪个项目没有打通线上线下?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去年此时,O2O正值大热之时,凡是项目,都必跟O2O挂钩。在互联网时代,哪家公司不上网?哪个项目没有打通线上线下?所以都是O2O。

但一场“资本寒冬”袭来,O2O却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死”,一篇篇死亡名单生生寒了投资人的心。此前曾接受品途商业评论采访的丰厚资本天使投资人刘亮也表示:“许多O2O模式已经被验证是错的,目前许多投资入局都很谨慎。”

在生鲜领域,如今哪种模式能入投资人之眼?

本来生活早前因营销“褚橙”一战成名,但因其模式过轻,无法满足包括“褚橙”等产品的销售需求,一度被业内人士唱衰,甚至遭遇“金主”撤资。近两年本来生活将“增重”作为首要目标,自建仓储、冷链,虽然因扩张过快不断遭遇资金链锻炼的传言,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前本来生活已经拥有超12000平方米的冷库,上线相关产品在线下、供应链上均有所建树,最终获得来自产业基金1.17亿美元的C轮融资。

其实,除了本来生活,近期融资成功的生鲜项目也都具备“深”的特质:

易果生鲜、天天果园、本来生活都在冷链仓储、自建配送团队,壁垒“深”;找冻品网、宋小菜、U掌柜都是在生鲜供应链上入局,切入点“深”;而俺的农场和良食网均拥有生鲜基地,产业链够“深”。

天图资本联合创始人在接受品途商业评论独家采访时说:投资食行生鲜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比较重,通过自建冷链、社区冷柜自提,食行生鲜形成了比菜市场更有效的成本结构。他还表示,更看好可以提高从田间到厨房的全供应链效率的生鲜项目。

房产投资:线下”重“,线下”轻“

在2015年7月之前,资本市场对于房产领域的重模式一向不看好,凡是线下重的,都会不投或者少投。从2014年3月到2015年底完成E轮1.5亿美金融资的爱屋吉屋,主打“通过互联网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口号,这种“轻”倍受投资人认可。但在2015年底的E轮之后,爱屋吉屋就再无融资消息,而埋头全国城市扩张,奔着实现盈利去奋斗,并开始收取中介费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链家。资本寒冬之后,链家再曝出融资消息,60亿元的B轮融资可见资本对其“重模式”的认可。好租网的融资情况也与链家有异曲同工之处。好租在3月份宣布获得由黑洞资本、愉悦资本领投,北极光跟投的2.5亿元A轮投资。好租CEO曲先洋向品途商业评论透露,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线下,而线下主要的工作一方面是采集数据,另一方面是中介服务。

另一个单笔融资获投亿元级以上的是小区快点,它在去年12月获得2亿人民币融资。小区快点投资人林奇和庞升东表示,投资小区快点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够“重”。

可以看出,房产领域,没有线下的“重”就没办法置换线上的“轻”。

从近期的投资趋势可以看出:

1) 房产创业未来是门数据生意;
2) 获取数据不得不依靠人力;
3) 房产竞争本质是数据层面的竞争;
4) 想要在数据层面夺得先机,线下和产业链布局都需重视;
5) 越来越多的房产领域投资人开始尊重行业发展规律;
6) 一个O解决不了信息不对称,也提升不了效率,O2O,一个O都不能少。

餐饮投资:”财“or”材“,要哪样?

对餐饮行业而言,平台基本已经被BAT三家占领。伏牛堂、人人湘、黄太吉等“多次元”玩餐饮的方法也已经珠玉在前。而且随着房租、人力等压力的进一步增强,独立的餐饮企业本就发展艰难。同时,电商的发展导致购物中心人流减少。为增加客流,购物中心的餐饮面积逐渐扩大,竞争加剧。此时资本再入局,还能投什么呢?

今年5月,互联网+金融+餐饮的模式下,“汇梦公社”完成1500万Pre-A轮融资,金融筷来财也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两家获投的原因,尽管两家公司的创始人说法不一,但总结起来就是:最近几年,国内的餐饮O2O市场可以投资的方式并不多,互联网+金融的则更少,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餐饮行业中小企业密布,这也催发了创业者、投资人入局的动力。

除了投资金融,另一种投资趋势是向供应链下沉。

 “大虾来了”和“淘汰郎”分别是以小龙虾和小火锅为单品为切入点的外卖品牌。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采用了重模式:大虾来了是自建物流、自建中央厨房、自建区域厨房;淘汰郎也是物流自建、食材自营。上述两公司分别在今年4月和5月获得了3000万A融资、1100万Pre-A融资。

综上,投资人目前的布局重点概括起来有两个字:财、材。“财”指的是餐饮供应链服务中的金融环节,他们愿意投资那些为餐饮企业提供与众不同的资金解决方案的创业项目;而“材”则是指食材,就是食材采购供应链的建设,这也是投资人看好餐饮、投资餐饮的方向。

医药投资:从供应链切入


在医药行业投资人的更看好哪种模式?对比近期刚宣布暂停业务的药给力和获融资的快方送药可以得出相关结论。

在2015年6月4日,药给力获同渡创投、中国平安、联创策源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投资;同月22日,快方送药也获得了竞技创投的5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在资本寒冬爆发前,一小时送药上门服务正受到资本们的追捧。然而,在2015年7月资本寒冬爆发之际,资本开始变得谨慎,单靠资本输血已不是长久之计。

与药给力一样,快方送药最早的业务模式也是采取和线下药店合作的形式。但因为配送时效不稳定、爆仓及其他问题,2015年9月,快方送药决定将业务模式转型升级为“自建直营药店”模式,做“药品领域的京东”。同年9月,快方送药获得了天图资本亿元人民币的B轮投资。从巨额的融资额上可以看出,天图资本对快方送药“从供应链端切入”这种模式的认可。

对于投资快方送药,天图资本合伙人李康林表示,“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是,除了资本的长期输血外,企业自身必须是一个健康的基体,还要考虑企业的现金流来源,为消费者提供更有效的服务,要考虑怎么收回成本,才能保证项目长期的运营下去。”快方送药从供应端切入,通过药品差价来Cover一小时配送成本,随着订单量的增多和客单价的提升,快方送药是能达到盈利的。所以,从快方送药来看,想做好一小时送药这件事,还是要做深做透,做自建直营药仓。

出行投资:细分与产业链

2015年,共享经济大背景下,滴滴出行和Uber经历了一轮烧钱大战,在短途出行领域风生水起。在城市长途出行中,也诞生了一批共享巴士服务的公司,比如考拉班车、PP大巴、嘟嘟巴士、嗒嗒巴士等。考拉班车在上线半年后被迫并入滴滴,究其原因,一是资本寒冬导致投资人出手更加谨慎;第二是巨头滴滴也开始涉足巴士出行,巨头的进入无疑会拉高行业的壁垒,在这场战役中考拉并没有实力与滴滴相争。

但是在2016年开始后,巴士出行服务却迅速有了起色:2月份,深圳的嗒嗒巴士获得纳川股份1.28亿元的战略投资;5月,嘟嘟巴士也获得了彩虹精化领投、国信基金等机构跟投的1亿元B轮融资。

嗒嗒巴士在去年9月完成B轮融资的时,投资人明确表示,“一是嗒嗒巴士不同于产品覆盖整个出行大领域的公司,而是专注于细分领域,拥有线下巴士资源与运营经验。二是这个行业处于资本价值评估的风口,投资团队认为嗒嗒巴士项目的估值在未来还有较大的增值空间。”可以看出,在资本寒冬里,投资人的投资思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市场不再会单纯盲目地关注平台的规模和用户量,而会把关注点更多地转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资金正流向问题。

近期还值得关注的一个点是,汽车公司及未来将进入汽车领域的科技公司纷纷投资布局出行领域。除前段时间苹果10亿美元投资滴滴出行外,通用汽车投资了Lyft,谷歌和丰田投资了Uber,大众投资了Gett,吉利投资了曹操,乐视投资了易到用车。随着汽车市场的饱和,汽车公司通过布局出行领域,一方面能增加新车销量,一方面也可以趁机切入后市场。

由此可见,他们寻求融资要么是为了完善自己产业链,要么就是为了在更细分的领域深耕,不再持续扩大平台规模和用户量,而是让投资人看到他们的盈利能力。这当然依赖于他们的”内功“,提供优质服务,降低供应链成本。

手段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综合来看上述行业投资趋势不难发现:冷静下来的资本,已经不再沉溺于“讨巧”的模式,有深度、有内涵的项目纷纷获得了资本的认可。

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马云曾说过,当老太太都知道股市能赚钱的时候,千万别进。如今人人都知道互联网可以赚钱的时候,互联网的红利还剩多少?陈欧用四年时间就将聚美推上了纳斯达克,现如今却被频频唱衰。

华为如果不是在专利研发上投资巨大,又如何能将小米挤下国内智能手机销量第一的宝座?又如何敢起诉昔日智能手机的全球霸主——三星?轻模式的项目或许在前期可以跑得非常快,但企业若想获得长久,最后比的必然是“内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